《雷锋日记》讲述了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。雷锋是一个在旧社会惨遭家破人亡的孤儿。他16岁参加工作,多次被评为“劳动模范”和“先进工作者”。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,多次立功受奖,22岁因公殉职。雷锋年轻时做事。干一行爱一行,不管是当拖拉机手,当工人,还是当解放军战士,他都是恪尽职守,尽职尽责。
《雷锋日记》里写到: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,不做湖岸河旁之柳。我愿在暴风雨下——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,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。还有:不经风雨,长不成大树;不受百炼,难以成钢。迎着困难前进,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。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。我们一定要像他一样,成为有用之才!
《雷锋日记》 1959年6月28日 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,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。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,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。同样的,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,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,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! 1961年2月2日 今天……大北风刺骨的刮,地上盖着一层雪,显得很冷。我见到一位老太太没戴手套,两手捂着嘴,口里吹一点热气温手。我立即取下了自己的手套,送给了那位老太太。她老人家望着我,满眼含着热泪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……一路上,我的手虽冻得像针扎一样,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。 1962年1月14日 在最困难、最艰苦的工作中,我就想起了黄继光,浑身就有了力量,信心百倍,意志更坚强…… 我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或在最复杂的环境中,就想起了邱少云,就能严格地要求自己,很好地遵守纪律。每当我得到福利和享受的时候,就想起了白求恩,就先人后己,把享受让给别人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、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,我就想起了过去家破人亡、受苦受难的苦日子,就感到党的恩情永远报答不完。
雷锋他乐于助人、热爱工作、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雷锋死了,但他永活在我们心间,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,他的精神引导着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,踏踏实实的做人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。现如今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词、先进文化的象征。但它的实质和核心却没有改变,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。